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,走走停停,和我一起看陕西。
我去过次数最多的陕南秦岭小城,大概还是留坝。
早些年留坝高速还未开通时,因为工作原因我就去过留坝很多次,见到过这座秦岭小城最初的(还未因为旅游火爆之前)原生态的样子。比如,大家都知道的留坝那棵4000年古银杏,我曾经拍到过它背后还没有高架桥时的照片。可惜时间太久了,照片也遗失了。
这两年留坝旅游火出了圈,很多朋友或许都已经来过了。
走过那条“秦岭最美乡村公路”高江路,去过武侯祠,在狮子沟牧场、情人谷里拍过氛围感照片,也在紫柏山上听过“那远山呼唤我”……
不过今天,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毫不起眼的小“景点”,你或许路过却不曾留意的地方。
它就是——柴关岭。
柴关岭是宝鸡凤县、汉中留坝的分界,位于“秦岭最美乡村公路”高江路的西端。大部分游客走的旅游环线——“4000年古银杏—高江路—柴关岭—武侯祠”,必然是会经过柴关岭的。
但不过就是一座看着修建没多少年的城门楼,能有多少看点呢?
实际上,柴关岭的背后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,还见证了一个令人感动、感慨的工程奇迹。
柴关岭,海拔1654米,本是留坝与古凤州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,旧称“柴岭”。南宋年间,为扼金兵南犯,朝廷于大散关后方的柴岭筑起一道“抗金防线”,作为一旦失守即可退守汉中的第二关隘。因此,它的本名应是“柴岭关”。不知道什么原因,久而久之就成了如今的名字。
留坝至今传着一句民谣:“柴关岭雾气腾腾,张良庙赛过北京。”其声名之盛,可见一斑。
如果留心,你会看到柴关岭留坝这一侧有一座碑亭,亭内石碑上刻“柴关岭”三字,落款是赵祖康。这位赵祖康,可是位人物。
他是“中国公路泰斗”,川陕公路的总工程师。耸立在秦岭深处的柴关岭,便是见证川陕公路的奇迹的里程碑。
上世纪三十年代,我国开始大规模修建接通全国的跨省国道,其中尤以衔接陕西和四川的川陕公路最为传奇。因为它既是劈开秦岭天堑的工程奇迹,更在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,为抗战中国输出了最后的血脉与呼吸。
川陕公路穿越秦岭与大巴山,由关中平原直通成都,沿途雄关峙立,崇山峻岭,尤其秦岭山体为坚硬的花岗岩,开山造路异常艰难。
1935 年 9 月破土,1937 年 2 月通车——五百多个日夜,川陕公路历经重重艰难险阻,终于全线贯通。修通之日,也被载入了中国公路史的史册,成为中国公路的工程奇迹。
抗战时期,川陕公路成为中国物资调运的大动脉,大后方的战略布局因此被盘活,使中国熬过了至暗时刻。这样的过往,又为这个工程奇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秦岭深处,柴关岭如一柄利剑劈开云霭,也劈开了天堑——那道海拔 1654 米的垭口,成为川陕公路最傲岸的里程碑。
1936年,在修通柴关岭段时,总工程师赵祖康题写下“柴关岭”三个大字,以示纪念。
如今,柴关岭新修建了一座城楼,游人可以登上城楼,俯瞰秦岭风光。站在城楼之上,一侧是宝鸡凤县,一侧是汉中留坝。
凭栏远眺,大秦岭群峰奔涌,苍茫辽阔的美,也留在了我们心中。
如果路过,不妨为它停留三两分钟吧!
想了解更多冷门、好玩的旅游地,欢迎大家关注“小渔的行旅日记”。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!
涨8配资-涨8配资官网-正规炒股配资网-安全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